可敬的志愿者們,這份疫情防控指南請收藏!
來源: 上海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 發布時間:2022-05-06
廣大的志愿者們,你們奮戰在社區,在集中隔離點,在方艙、醫院、機場、道口,為疫情防控發揮了重要作用,你們辛苦了!在守護上海的同時,也請守護好自己!我們匯編整理了疫情防控志愿者分類防護及要點,希望為你們加強自我防護提供具體指引。
目錄
一、志愿者上崗前的準備
二、志愿服務期間分類防護要點
Ⅰ類:一般防護
視頻演示:如何穿脫外科口罩
視頻演示:七步洗手法
Ⅱ類:一級防護
視頻演示:一級防護穿脫
Ⅲ類:增強型一級防護
視頻演示:增強型一級防護
IV 類:二級防護
視頻演示:二級防護穿脫
三、使用后個人防護用品的處理
四、結束崗位后的自我防護和健康監測
附件:不同崗位志愿者防護實操指南
(一)社區物資運送
(二)物資保供和配藥
(三)社區核酸采樣
(四)消毒
(五)社區“掃樓”
(六)關愛幫扶
(七)道口檢查
(八)方艙醫院
一、志愿者上崗前的準備
1.完成2劑以上疫苗接種,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方可上崗,進入封控區域、風險等級較高的還要完成加強針接種。
2.完成崗前培訓,掌握崗位所需的知識和技能,做到防護措施不到位不上崗、培訓不合格不上崗。
3.提前了解服務崗位的風險等級,對感染風險有正確的認識和評估。
4.上崗前加強自我健康監測,確認未接觸過陽性感染者或密接人員,所在樓棟非封控樓棟。
二、志愿服務期間分類防護要點
Ⅰ類:一般防護
(一)適用場景
不進入封控區域,不直接接觸風險人員、物品、環境,多在室外開放環境或在相對安全的辦公室開展工作。穿戴一般防護,包括一次性使用醫用外科口罩、一次性手套。
(二)適用崗位
1.外部或線上崗位,如電話流調、數據篩查統計、人員聯系、心理援助、少兒輔導、宣傳引導、熱線答疑等人員。
2.外場物資分類及轉運、餐飲后勤服務等人員。
3.高速、高架、馬路等道口檢查人員。
(三)防護要點
1.規范佩戴和脫卸口罩,應注意選擇大小合適的口罩,應完全包裹口鼻和下巴。
2.從事物資搬運的志愿者,還應佩戴手套,隨身攜帶手消毒劑。
3.手套破損后及時更換并做手衛生,確有必要的可考慮雙層手套等。
(四)防護指引
1.視頻演示:如何穿脫外科口罩(上海疾控)
https://mp.weixin.qq.com/s/oLj6Tq21yfE4K-3Q4CacoA
2.視頻演示:七步洗手法(上海疾控)
https://mp.weixin.qq.com/s/Ug1l5CN8W6I96Rf6siDK3Q
Ⅱ類:一級防護
(一)適用場景
在無確診病例的公共環境,不直接接觸風險人員、物品,但主要在室內密閉環境工作或與其他類型人員接觸的工作。穿戴一級防護,包括一次性使用帽子、醫用外科口罩、隔離衣、手套、工作鞋/鞋套。
(二)適用崗位
1.非封控區小區出入口管理、人流管控等人員。
2.室內秩序維護、服務接待等人員。
(三)防護要點
1.工作過程中應保持口罩與臉部的貼合,不能滑脫或露出鼻子。
2.口罩宜4小時更換一次,弄濕或弄臟后,及時更換。
3.脫卸口罩時應避免用手接觸口罩正面,及時做好手衛生。
4.接觸污染物品后或就餐前,要及時用洗手液或肥皂在流動水下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劑揉搓雙手。
5.避免用未清潔的手觸摸口、眼、鼻,打噴嚏、咳嗽時用紙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擋等。
(四)防護指引
視頻演示:一級防護服穿脫程序(上海疾控)
微信掃描下方二維碼觀看:
Ⅲ類:增強型一級防護
(一)適用場景
不進入封控區域、直接接觸相關風險人員、物品、環境時,或進入封控區域、不直接接觸相關風險人員、物品、環境時,穿戴增強型一級防護,包括一次性使用帽子、KN95/N95/FFP2及以上級別防護口罩、護目鏡/防護面屏、隔離衣、手套、工作鞋/鞋套。
(二)適用崗位
1.需前往醫院代配藥的人員。
2.核酸檢測現場秩序維護、引導人員等輔助人員。
3.無陽性感染者、密接人員所在區域的物資配送、代配藥登記和發放、環境消毒、重點特殊人群上門幫扶等人員。
4.點位區域內有陽性感染者或密接人員的道口檢查人員。
(三)防護要點
1.和服務對象保持1米社交距離,勤做手衛生。
2.接觸服務對象私人物品、電梯按鈕、門把手、門鈴等物品后應及時進行手消毒。
3.乘坐電梯時控制人數,避免擁擠。
4.及時對轉運物品進行規范消殺,采用無接觸方式配送,對轉運推車、收件臺、轉運工作臺、取件貨架等應每天消毒不少于2次。
5.護目鏡如需重復使用需規范消毒。
(四)防護指引
視頻演示:增強型一級防護穿脫程序(上海疾控)
微信掃描下方二維碼觀看:
IV 類:二級防護
(一)適用場景
進入封控區域、直接接觸相關風險人員、物品、環境時,穿戴二級防護,包括一次性使用帽子、醫用防護口罩、護目鏡/防護面屏、醫用防護服、鞋套、手套。
(二)適用崗位
1.在方艙醫院、隔離點開展物資搬運、人員引導、簡單生活照顧等工作的輔助人員。
2.核酸采樣執行人員、輔助采樣人員(掃碼、遞管、協助調核酸碼)。
3.開展密接隔離轉運的人員。
4.陽性感染者、密接人員、居家隔離人員所在樓棟的掃樓、物資配送、代配藥品登記和發放、重點特殊人群上門幫扶、環境消毒等人員。
(三)防護要點
1.根據風險選擇個人防護用品,穿戴時帽子要將頭發完全包裹,鞋套要包裹防護服褲口,手套應包裹防護服袖口,防護面屏應能遮擋住下巴。
2.防護用品連續使用時間不應超過4小時,明顯污染或破損時立即更換。
3.穿戴完成后,至少2人一組,不得單人獨行,以便及時互相提醒。
4.穿著二級防護服時,不可飲食、飲水、抽煙,以免造成暴露風險。如確需要休息、飲食、如廁,應脫除全套防護裝備并充分消毒后到專用休息區進行。
5.不得重復使用一次性的個人防護用品。
6.穿著個人防護用品工作間隙,不可勾肩搭背或聚集,玩手機等,確需使用手機、PDA的,應使用密封袋包裝。
7.脫卸時,先將最臟的手套脫掉,然后是面屏(護目鏡在防護服與鞋套后面脫)、防護服與鞋套同時脫掉,最后脫卸口罩帽子,換新口罩。為了保證在脫卸過程中雙手時刻是干凈的,每脫一件防護用品都應進行一次手衛生。
8.脫卸時注意要點:應慢速,輕柔;應將外表面包裹于內表面中,如脫卸防護服時,應慢慢向下卷曲并將鞋套一同脫下。如多人同時脫卸,大家的動作應當同步,并相隔2米以上距離。
9.處理醫廢垃圾應注意:不可將多袋醫廢垃圾去袋后再倒進同一垃圾袋中。動作輕柔,避免垃圾袋充氣,若充氣應回避袋口,緩慢放氣,醫廢垃圾袋采用“鵝頸結”捆扎。
(四)防護指引
視頻演示:二級防護服穿脫視頻(戴護目鏡)(上海疾控)
https://mp.weixin.qq.com/s/yATXVI9DdaSJUdprBfe4fw
三、使用后個人防護用品的處理
所有脫卸的一次性使用個人防護用品按照規定要求分別作為專項垃圾或感染性醫療廢物進行處置,非一次性使用的防護用品應在指定的地點進行消毒處置。各類操作中產生的專項垃圾或醫療廢物應妥善分類、收集,統一處理。
1.應在指定室外脫卸點脫卸個人防護用品,并更換新口罩。
2.所有使用后的防護用品按規定分別放入專項垃圾袋或醫廢垃圾袋中,不得超過3/4,用“鵝頸結”封閉打結。專項垃圾袋或醫廢垃圾袋外表面使用1000-2000mg/L含氯消毒液噴灑消毒,對專項垃圾或醫廢垃圾箱同樣使用1000-2000mg/L含氯消毒液噴灑消毒。
3.專項垃圾或醫廢垃圾的分類收集、運送、暫存相關工作人員應做好個人防護。
四、結束崗位后的自我防護和健康監測
1.結束志愿服務后,更換口罩。
2.做好經常接觸的物品的清潔消毒(手機、IPAD 鍵盤、鑰匙等),可使用消毒濕巾擦拭消毒。
3.志愿服務結束后回到家/休息區,應在門外設置“污染區”。在污染區內,將當日穿著的外衣外褲脫除,洗手后更換在家/休息區穿著的衣物。衣物應進行單獨清洗,清洗時應放入衣物消毒液。污染區應在隨后進行消毒液噴灑消毒,并盡量避免老人或兒童進入污染區。
4.盡快洗澡,清洗掉面部或頭發上可能的污染物。
5.居室勤開窗,經常通風。家庭成員不共用毛巾,保持家具、餐具清潔,勤曬衣被。注意營養,適度運動。
6.主動做好個人與家庭成員的健康監測,自覺發熱時要主動測量體溫。出現發熱,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瀉等疑似癥狀時,須主動報告志愿者工作管理部門并及時進行核酸或抗原檢測。
7.當接觸新冠肺炎病例后,志愿者應當及時主動報告志愿者工作管理部門并配合做好密切接觸者的追蹤和流行病學調查。
資料整理和匯編:上海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地區組、上海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疾控組、上海市疾控中心、上海市精神文明辦、上海市民政局、共青團上海市委員會
不同崗位志愿者防護實操指南
(一)社區物資運送
1.崗位類型
崗位1:外場物資分類及運送
崗位2:居家隔離人員的物資運送
2.個人防護要求
(1)外場物資分類及運送:在不與社區人員接觸的情況下規范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手套,隨身攜帶手消毒劑。在與社區人員接觸時,建議穿戴一次性工作帽、KN95/N95/FFP2及以上級別防護口罩、護目鏡/防護面屏、隔離衣、手套、工作鞋/鞋套。手套破損后及時更換并做手衛生,確有必要的可考慮雙層手套等。
(2)居家隔離人員的物資運送:建議穿戴一次性工作帽、醫用防護口罩、護目鏡或防護面屏、醫用防護服、手套、鞋套;接觸電梯按鈕、門把手、門鈴等物品后應及時進行手消毒,避免進入隔離人員家中或與隔離人員近距離接觸等。手套破損后及時更換并做手衛生,確有必要的可考慮雙層手套。
(二)物資保供和配藥
1.崗位類型
崗位1:保供蔬菜登記與發放
崗位2:居民配藥登記與發放
2.個人防護要求
(1)社區藥品、物資登記和發放人員防護,建議配備的防護用品主要有:
有確診/無癥狀感染者/密接的小區,建議穿戴一次性使用帽子、醫用防護口罩、護目鏡/防護面屏、醫用防護服、手套、鞋套。
未發現確診/無癥狀感染者/密接的小區,建議穿戴一次性使用帽子、KN95/N95/FFP2及以上級別防護口罩、護目鏡/防護面屏、隔離衣、手套、工作鞋/鞋套。
(2)需前往醫院配藥人員的防護,建議配備的防護用品主要有:一次性工作帽、KN95/N95/FFP2及以上級別防護口罩、護目鏡/防護面屏、隔離衣、一次性手套、鞋套等。
(三)社區核酸采樣
1.崗位類型
(1)核酸采樣執行人員、輔助采樣人員(掃碼、遞管、協助調核酸碼);
(2)現場秩序維護人員、引導人員及樣本運送人員。
2.個人防護要求
(1)核酸采樣執行人員、輔助采樣人員
建議穿戴一次性帽子、醫用防護口罩、護目鏡或防護面屏、醫用防護服、一次性手套、鞋套。
(2)現場秩序維護人員、引導人員及樣本運送人員。
建議穿戴一次性帽子、KN95/N95/FFP2或以上級別防護口罩、隔離衣、一次性手套。
(四)消毒
1.崗位類型
崗位1:物資快遞消毒
崗位2:樓道消毒
2.個人防護要求
一次性帽子、KN95/N95/FFP2或以上級別防護口罩(快遞、陰性樓棟)或醫用防護口罩(陽性樓棟)、護目鏡或防護面屏、隔離衣(快遞、陰性樓棟)或醫用防護服(陽性樓棟)、一次性手套、防護鞋套。工作強度高的,可考慮佩戴雙層手套。
(五)社區“掃樓”
1.崗位類型
崗位1:人員排查、信息登記
崗位2:抗原檢測試劑盒發放收集
崗位3:樓棟垃圾清運
2.防護準備
(1)小區內無確診病例、無癥狀感染者、密接人員
建議穿戴一次性帽子、醫用外科口罩或KN95/N95/FFP2或以上級別防護口罩、隔離衣、一次性手套、鞋套。
(2)小區內有確診病例或無癥狀感染者或密接人員
建議穿戴一次性帽子、醫用防護口罩、護目鏡或防護面屏、醫用防護服、一次性手套、防護鞋套。確有必要的可佩戴雙層手套。
(六)關愛幫扶
1.崗位類型
關愛幫助社區高齡、獨居、行動不便的老年人,缺失監護的未成年人、重病人員、殘疾人、孕婦等需要重點關心的特殊人群。
2.個人防護要求
(1)小區內無確診病例、無癥狀感染者、密接人員
①不近距離接觸
建議穿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根據工作需要選擇手套等個人防護用品。
②近距離接觸
建議穿戴一次性帽子、醫用外科口罩或KN95/N95/FFP2或以上級別防護口罩、隔離衣、一次性手套、鞋套。
(2)小區內有確診病例或無癥狀感染者或密接人員
①不近距離接觸
建議穿戴一次性帽子、KN95/N95/FFP2或以上級別防護口罩、隔離衣或防護服、一次性手套、防護鞋套。
②近距離接觸
建議穿戴一次性帽子、醫用防護口罩、護目鏡或防護面屏、醫用防護服、一次性手套、防護鞋套。確有必要的可佩戴雙層手套。
(七)道口檢查
1.崗位類型
高速、高架、馬路檢查點;街道、社區、小區檢查點駐點工作人員,對進出人員、物資、車輛等進行檢查與核驗。
2.個人防護要求
(1)點位區域內無確診病例、無癥狀感染者、密接人員
建議醫用外科口罩或KN95/N95/FFP2或以上級別防護口罩、一次性手套,有需要的還可穿戴一次性使用帽子、隔離衣、工作鞋/鞋套。
(2)點位區域內有確診病例或無癥狀感染者或密接人員
建議穿戴一次性帽子、醫用防護口罩、護目鏡或防護面屏、隔離衣、一次性手套。
(八)方艙醫院
1.崗位類型
在方艙醫院中開展搬運、人員引導、簡單生活照顧等工作的輔助工作人員。
2.個人防護要求
建議穿戴二級防護,穿戴一次性帽子、醫用防護口罩、護目鏡或防護面屏、醫用防護服、一次性手套、防護鞋套。確有必要的可佩戴雙層手套。